TPM咨询项目中环境安全支柱是指消除非常规作业、危险作业,消除任何可能引发灾害的各种隐患,创造安全、环保、整洁、舒适,适合人和设备的良好工作环境。
“安全第一”这是一贯的认识,但仅有意识是不够的,它必须要有一套有效的管理体制才能确保。对卫生、环境也一样,我们要在不断提高意识的同时,要建立起一种机制来确保卫生、环境的不断改善。海因里希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期无灾害事故及上千个大量的潜在隐患。
而TPM咨询项目中安全卫生环境支柱活动将潜在的隐患显在化。从而对策消除隐患,创建安全、整洁、温馨、充满生气的工作场所,促进员工的健康。
开展步骤
步骤1:成立环境安全专业组
环境安全专业组,组长、组员分工如下:
- 组长:工厂厂长及以上领导(制定公司的环境方针、环境保全达成指标,预算和批准环境保全方法的投入等)
- 组员:各部门经理组成(制定本部门的环境安全保全执行方案,报专业组审批备案,同时按照执行方案落实执行,确保方案的达成)
- 环境安全专业组职责:培养全员环境安全保全的意识,监督各部门环境指标的达成,组织各部门环境安全保全竞赛活动。
步骤2:现场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及改善
不安全因素包含4M分析,设备不安全因素;非常规作业、危险作业方法;物料;人的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因素改善技术措施应遵循以下六原则:
- 消除原则:通过合理计划、设计和科学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如采用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
- 预防原则:当消除危险源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如使用熔断器、防爆膜等。
- 减弱原则:在无法消除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害的措施,如降低噪音、减少热辐射等。
- 隔离原则:将人员与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隔开,使用防护屏、安全罩。
- 联锁原则: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出现危险状态时,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运行。
- 警告原则:在易发生故障、事故或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标识,必要时可采用声、光报警装置。
步骤3: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编制
- 设备安全管理规程(维护保养、安全检查、安全检测、档案管理等)。
- 设备安全技术要求(设备应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 设备操作规程(操作程序、过程安全要求)。
岗位责任制
- 岗位责任制是保证设备使用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贯彻的保证。
定人定机制度
- 重点设备,重点管理,定人定机更容易落实岗位责任制。
操作证制度
- 主要设备的操作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证后才能独立操作设备。
设备交接班制度
- 建立设备交接班手续,形成设备交接班制度,明确设备维护保养的责任,提供设备的第一手资料,为设备故障的动态分析和生产情况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交接班内容:设备运行情况、保养情况、设备附属工具情况等)。
步骤4:制定现场安全作业标准
- 现场 (搬运、消防、限高)
- 着装(工装、劳保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 安全设备(设备使用规范、防护)
- 火灾预防(动火许可管理、火灾管理程序、急救用品管理)
- 一般机械作业(上锁管理、设备维修状态标识管理)
- 装配组合作业
步骤5:导入KYT危险预知训练
简称KYT(Kiken Yochi Training),是针对生产的特点和作业工艺的全过程,以其危险性为对象,以作业班组为基本组织形式而开展的一项安全教育和训练活动,它是一种群众性的“自我管理”活动,目的是控制作业过程中的危险,预测和预防可能发生的事故。
步骤6: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方式
- 升级挂牌安全检查:一般按月度开展,主要内容包括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及管理指标或制度的执行情况安全措施执行情况、安全措施落地情况等安全卫生文明生产的综合性安全检查、考核、挂牌活动。
- 专业安全检查:针对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重点管控关键点检查的项目,一般与升级挂牌活动一起进行。
- 设备安全检查:安全诊断是在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之后,检查这些措施是都认真执行、安全状况是否良好的一种定量检查方法。
危险因素分级管控
- 危险程度分为ABC三级分级管控。
检查时机
- 定期检查;生产场地变更、工程工序发生重大变化时也需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