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若要紧跟市场的步伐,就需要推行精益车间降低成本。那主要的措施有哪些呢?优制为大家来进行总结:
1. 划分精益车间责任主体
应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职能部门、各类人员的职权范围,划分不同层次责任主体。对企业各二级生产单位(分厂、精益车间)进行合理划分,没有产品产出的辅助生产部门设置为费用中心,进行在产品、产成品产出的生产部门设置为成本中心。
2. 制定精益车间成本管理标准
标准成本控制法是对原材料、各种费用消耗制定企业内部结算价格,生产耗费确定定额,对产品成本进行管理。预算控制法是企业制定年度成本预算,作为成本管理标准。
3. 落实精益车间成本管理责任
落实管理责任,应遵循的原则是:责任者应知道他发生了什么耗费、责任者有办法计量其耗费、责任者当发现耗费偏离计划时有办法采取措施加以调节,只能如此才能把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4. 实行精益车间全面成本管理
产品成本的形成,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涉及到企业的所有人员,每位员工都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积极主动地参加成本管理。
其次,影响成本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即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即有技术因素也有管理因素。凡是不利于成本降低的因素都要严格控制。
其三,产品成本的形成,是从研制开始,经过生产准备、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过程,因此成本管理应贯穿于精益车间全过程。
成本管理,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最常遇到的有选择减少开支项目不当、缺少职工的合作与参与,或者对执行减少开支的计划缺乏动力。
发现不当之处的方法:详细了解支出,对票据进行跟踪检查,发现漏洞,查找原因。取消陈旧的办事程序,全体员工共同寻求成本降低的办法。经常把目标和成果对比,发现差距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纠正。
降低成本的工作过程
1. 企业建设前的成本预测
企业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时,要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事前成本预测管理是在建厂、老产品改造、新产品开发等环节,进行成本预测优选,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成本支出做出预测,以便有效地控制各种耗费。
2. 精益车间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预测
精益车间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预测主要包括两方面:目标成本预测、定额成本预测。
目标成本是为实现未来一定时期的目标利润所规划的精益车间成本水平。这是企业一定时期在成本管理方面所建立的奋斗目标,反映了企业管理者的主观愿望。它是在全面综合分析企业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成本的期望值。目标成本可以通过层层分解下达到各成本中心,作为降低成本的努力方向。
定额成本是对某一产品设计方案或在采取某项技术改造措施后,按产品生产的各种现行消耗定额和当期正常费用预算编制的成本限额,定额成本的预测是编制成本预算的基础。
3. 事中成本管理
事前成本预测形成的目标成本,要层层分解到分厂、车间、工段班组乃至个人,以及采购部门等责任中心,促使它们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实际成本尽可能低于目标成本。
相对于事前成本管理来说,事中成本管理所降低的成本是小头,但和过去孤立地进行制造成本管理已大不一样,一是克服了没有目标的随意性,二是对事前成本差异(大头)的实现,起到保证作用,因此事中成本管理在整个成本管理体系中成为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建立生产费用周报制度,是改变传统核算以月度为期间的方法,月终结转后,各生产单位的成本完成情况已成定局,建立生产费用周报制度,以各成本中心为单位,对上周出现的费用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纠正。
建立生产费用周报制度,要求材料领用、各种费用的计量都以周为单位,要增加一些基层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在建立这种制度的初期会有一定难度,但习惯以后就会出现效益。
可控费用目标管理是指降低成本主要是降低可控费用。可以通过班组核算或者个人账户, 对费用进行分解,尽可能的划小费用责任单位,与目标考核、个人工资报酬相挂钩,调动职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费用超标要坚持成本否决制。通过周报反映的成本上升苗头,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4. 事后成本管理
事前以社会平均成本或目标成本控制最低成本,事中以标准成本控制实际最低成本,一环扣一环,有机结合,因此期末可将实际成本的构成区分为社会平均成本、事前成本控制差异、事中成本控制差异、事后成本差异几部分,详细分析事前、事中各责任中心所取得业绩的原因,反馈控制未来,就划清了各责任中心的权责界限,达到用尽量少的生产耗费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
事后成本管理无异于“事后验尸”,对当期的成本超支已无法挽回,其意义应当是下一个成本降低循环的起点,不至于犯相同的错误,并找出更优的成本管理方法,达到成本降低的目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优制咨询精益咨询师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