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打破操作者与维修者之间的隔离墙》一文中提到通过推行TPM体系,开展自主保全活动可以培养操作者对设备的关心和爱护之心,会让操作者转变观念,真正变成生产的主导者,养成“我的设备我来维护”的意识,这样出现故障时就不会不闻不问,而是和维修者一起解决问题,提高维修效率。
那么当出现故障时,作为操作者,员工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笔者总结了面对故障的发生,操作者需要执行以下三个步骤,做好五件事情。
自己尝试解决
自己尝试解决是处理异常及故障最快速的方法,前提是操作者要了解设备,熟悉构造,会正确地处理。这在TPM自主保全活动中操作者会从感受了解设备开始到拆解设备了解构造、分析设备异常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和掌握。在这一步骤,操作者需要做好两件事情。
1、确认设备运行条件,并自己恢复
当设备出现突发性功能停止故障时,对设备构造及运行原理有一定了解的操作者不是立即打电话给维修者报修,而是对设备运行的条件先进行确认如水、电、气是否正常,如果异常,可以自己恢复生产并做好记录。
例如:
在某企业,设备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了,操作者没有确认就立刻报修,机修工接到电话随即到了现场,虽然很快排除了故障,但因为停线时间长还是造成了批量不合格品的发生。原来该产品是用空气进行喷涂,空气管子被台车压住了,所以就出现了停止。
后来在开展TPM自主保全活动后,操作者掌握了设备异常的处理方法。再次发生类似的故障,操作者首先会对设备运行条件进行检查确认,很多时候操作者自己就可以解决。并且,现场主管听取了员工的建议,改善了很多如空气气管走线不规范等现场问题,大大减少了因为设备运行条件异常而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2、报告班组长,尝试解决
当生产设备出现间断性停止或者运行有异常时,自己试着看可否排除,如果排除不了,不是第一时间找维修人员,而是先报生产班长,让班长一起进行问题的查找和排除。因为能做班长的往往都是熟练工、岗位操作专家,会处理异常,而且很多问题只要我们对了解设备构造和设定调整、异常处理方法熟悉了,是可以自己解决的。
【优制咨询原创好文】精益TPM系列:面对设备故障,操作者要做好的五件事
内部无法解决的故障,规范报修
当设备出现异常和故障,操作者本人和班长都无法解决时,这时候就要报告给维修班了。报告时也要规范报告,要具体报告哪台设备、某个部位、什么时候出现了什么样的异常,这些都要进行准确规范的描述,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沟通障碍。
例如:
在某个医药企业,一操作者打电话给设备主管,说某个加热管道红了,设备主管听了,非常紧张,拿了工具就跑到现场,到现场一看是生产红色的药剂泄漏把管道染红了。设备主管面对这样的操作者虽然生气但也没办法,所以确认故障发生的情况并规范报修非常重要。
做好维修工作的配合工作
规范报修只是通知了维修者,这时维修者知道的仅仅是故障的表现,故障实际发生的原因可能会更复杂。另外,有的维修工作开始前要做很多的准备,这些都会影响故障修复的速度。这时,就需要操作者和维修者之间紧密的协作,很多企业也是在推行TPM活动后,才形成这样的氛围。做好维修配合工作,操作者需要做两件事情。
1、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当设备故障发生后,操作者报修。报修后是不是就等着维修者来修理,作业者什么事情也不做呢?其实不然,当作业者和维修者之间隔离墙被打破后,变成协作关系时,操作者会在等待维修者到现场的同时做相关的准备工作。如清理工作台、准备维修的辅助装置、移开占用维修空间的生产材料和台车等等。这样,维修者来了就可以立即进行修理,会大大缩短维修时间。
2、向维修者通报必要的信息
在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后,维修者到场,操作者要把自己故障排查的过程和相关情报信息向维修者说明,这样可以帮助维修者进行故障的排查,省掉不必要的排查过程。即使忙于其它设备的操作,也可以以语音或者便条的形式把一些重要的排查信息留给维修者。
面对故障的发生,操作者要遵循以上的三大步骤,做好五件事情。这些都需要通过TPM活动中自主保全的推行才能提升操作者的技能、培养解决设备运行中小故障的能力,渐渐成为准维修人员,提高维修的效率,减少故障的维修时间。
优制咨询的TPM咨询,是充分考虑国内企业现阶段发展现状和企业自身特点而制定出的,最适合国内企业的TPM体系构建路径。
版权声明:本文为优制咨询王志远先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