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益改善中,识别浪费是基本,只有能够及时有效的把现场的浪费识别出来才能有效的启动针对浪费的改善活动。浪费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不合理使用的一种行为和现象。多表示由于管理和配置的失误,导致消耗的资源超出了完成某项活动本身所必需资源的数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凡是超出增加产品价值所必需的绝对最少的物料、设备、人力、场地和时间的部分都是浪费。
浪费的三种形态
1、浪费:
是指有能力但未给予充足的工作量的不饱和状态,如:淡季常见的计划停机,就是典型的因订单不足造成设备负荷不饱和导致设备资源的浪费。
2、勉强:
超过能力上限的超负荷状态,这种浪费具有隐蔽性。如:在生产旺季,设备超负荷长时间运作,不按计划保养,表面上看设备效率超过应有状态,但随之而来的是设备劣化,故障频发、设备寿命缩短,这些都是浪费。
3、不均衡:
顾名思义是指有时超负荷,有时又不饱和的状态。超负荷和不饱和都是浪费,不均衡当然也是浪费。在工厂常见的旺季设备不停机、不保养,淡季设备不开机就是典型的不均衡。
浪费的七种形式
1、搬运:
不少人认为搬运是必须的,但是产品的价格(价值)不会随着运输距离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可见运输本身消耗资源且不增值,所以搬运是一种浪费,同时搬运过程中可能摔坏、碰坏产品,造成不合格品的浪费。
2、制造不合格品:
不合格品返修需要再次投入资源(人力、材料、设备),但产品的价值(价格)不会因返修而升高,所以制造不合格品是一种浪费。另外,在返修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二次不良(因返修而造成其他原本合格的部件报废)。
3、动作本身:
不必要的动作、不增加价值的动作和不规律的动作都是浪费;如:在生产过程中员工单手作业、员工动作不规律造成下游工位间歇性等待。
4、库存:
库存需要消耗资源(库房、库存管理人员),库存的产品价格(价值)不会增加(酿酒业除外),是典型的不增值作业,同时可能造成产品失效(过期),所以库存是一种浪费。库存在应对出货的同时掩盖了生产各环节、各种异常造成的浪费,所以,人们认为库存是万恶之源。
5、加工本身的浪费:
在工艺流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加工节点,该加工不但不会增值同时还会造成不合格品的出现,在工厂中常见的过度检查就是一种。最常见的是供应商的OQC检查了、工厂的IQC又检查一遍,上线投入的第 一工站还是检查。安排合理,该三道检查可以消除两道,甚至可以免检,这就是典型的加工本身的浪费。
6、等待:
因没有工作而等待是一种浪费,典型的淡季计划停机时,设备折旧、点检和保养费用一点不少,却毫无产出,这就是浪费。
7、制造过多的浪费:
制造的数量多于客户需求数量,本质上就是浪费;首先制造过多会产生库存的浪费,其次制造过多会掩盖订单不足而造成的等待的浪费,由此可见制造过多有害无利,是一种浪费。
在不少书籍和文章中提到“七大浪费”和“八大浪费”,让人无所适从。其实以上七种浪费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管理不善造成的,可以说“管理的浪费”是以上七大浪费的根源,那么“管理的浪费”就是第八大浪费。
编辑:优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