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在分析和确认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之后就是制定和实施改善对策了。然而,正如原因分析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一样,在对策制定环节也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区,如果你不了解这些误区和应对的方法,也许你就没有办法制定出高效的改善对策,本章及后续关于对策制定的文章中,笔者结合多年企业辅导的经验,跟大家分享精益咨询过程中如何才能制定出高效的改善对策。要掌握精益咨询活动中高效对策的制定方法和技巧,首先要搞清楚对策的类别。总的来说,所谓的对策有三类:围堵对策、纠正对策和改善对策。
围堵对策
所谓围堵对策,指的是在不良出现后对其进行堵截,达成保护客户不被问题影响或者阻止问题扩大化的措施。举个例子,包装生产线上QC对产品外观进行质量抽检时,发现连续几个产品都有外观不良,此时距离上一次抽检过了30分钟,其间已经包装完成不少产品并并准备入库,这些产品很有可能混入了外观不良的产品,为了避免这些不良流到客户给客户带来损失,QC马上决定停线并安排员工对这些待入库的产品进行筛选。这个对完成产品进行筛选就是围堵措施。围堵措施有以下的特征:
实施目的:保护客户或者阻止问题扩大化
实施时机:不良发生后马上实施,在原因分析之前进行
发起人员:日常管理人员如质量人员、生产管理者、技术人员等
纠正对策
所谓纠正对策,指的是经分析发现不良的原因为异常因素后,使得这些异常因素恢复到正常状态所采取的措施。在前面的例子,包装生产线上QC对产品外观进行质量抽检时,发现连续几个产品都有外观不良,经分析后发现导致产品外观不良的原因为流水线上的链条螺丝出现了送到使得产品在传送过程中和线体产生了积压所导致。此时对出现松动的螺丝进行了紧固使之恢复至紧固的状态,此案例中对松动的螺丝进行紧固就是纠正措施。纠正对策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没有改变现有的作业方法和标准,如“对出现松动的螺丝进行紧固”并没有对螺丝的紧固方式做出改变,而仅仅是把松动的螺丝拧紧了使之恢复至紧固的状态。纠正措施有以下的特征:
实施目的:使偏离正常状态的异常因素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实施时机:在确定不良的原因为异常因素后马上实施
发起人员:日常管理人员如质量人员、生产管理者、技术人员等
改善对策
所谓改善对策,指的是经分析发现不良的原因后,使得这些原因不再发生或者降低其发生几率进而预防不良再发生所采取的措施。“改善”一词,“改”指的是改变作业方法和标准,“善”指的是这种改变使得结果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前面的例子,包装生产线上QC对产品外观进行质量抽检时,发现连续几个产品都有外观不良,经分析后发现导致产品外观不良的原因为流水线上的链条螺丝出现了送到使得产品在传送过程中和线体产生了积压所导致。经研究后决定给流水线上的紧固螺丝增加防松动垫片以降低其出现松动的几率。此案例中给紧固螺丝增加防松动的垫片是改善措施。改善措施有以下的特征:
实施目的:使得原因不再发生或者降低其发生几率进而预防不良再发生
实施时机:在确定不良的原因为异常因素后经分析和选择后实施
发起人员:改善小组或日常管理人员
下图总结了以上三种对策的区别。
项目 围堵对策 纠正对策 改善对策
目的 保护客户或者阻止问题扩大化 使偏离正常状态的异常因素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使得原因不再发生或者降低其发生几率进而预防不良再发生
实施时机 不良发生后马上实施,在原因分析之前进行 在确定不良的原因为异常因素后马上实施 在确定不良的原因为异常因素后经分析和选择后实施
发起人员 日常管理人员 日常管理人员 日常管理人员 或
改善小组人员
特征 没有对现有作业方法做出改变 没有对现有作业方法做出改变 对现有作业方法做出改变
紧迫性 非常紧迫 紧迫 不紧迫
难易度 容易 容易 难
实施周期 短 短 长
对策制定的误区
清楚了解了对策的三种类型之后我们就能知道对策制定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典型的误区有以下几种:
误区一:对策类型缺失
很多场合下,当产品出现不良后马上需要考虑的就是围堵,此时应该快速果断实施围堵对策,而这个对策的制定和实施不需要了解产生不良的原因。很多时候,当不良产生后我们的员工还在花时间去分析原因缺不曾想到不良还有可能在持续产生,这是需要避免的。
误区二:用围堵对策或者纠正对策作为改善对策
笔者看到很多质量改善小组所制定的措施未改善措施,如把“更换损坏的设备部件”、“清理堵塞的通道”等。作为质量改善小组所制定的对策必定是改善对策而非围堵对策也不是纠正对策,这也是需要避免的。
精益咨询中的质量改善,是在制定了正确的对策类型后,就需要了解:怎么样的改善对策才是高效改善对策,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后续的文章中会陆续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