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程序分析可对生产服务流程进行优化,操作分析,可对精益车间某工位作业顺序进行优化,而针对生产服务系统最细致的环节——操作者的每个动作,就需要动作分析来优化,它是微观层面的改善技术。
动作研究之父吉尔布雷斯(Gilbreth)认为人所进行的作业是由某些基本动作要素按不同的方式、不同顺序组合而成的,简称动素(后人把吉尔布雷斯的名字Gilbreth倒过来成了Therblig来命名这种分析方法,也称为沙布利克分析)。精益车间的动素分析通过记录整个作业过程中员工的动作,对动作按动素进行分解,然后删除无效动素,合并可以合并的动素,简化难度高的动素,形成精益车间新的更经济、更省时有效、轻松、安全的动作序列。
动作分析的目的:
① 提高生产效率;
② 发现人和机器有关动作的缺陷,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作疲劳;
③ 为选择、改进和设计人与机器相结合的工艺设备提供可靠的资料;
④ 为制定工作标准和标准时间提供基础资料;
动作分析的分类
动作分析根据精确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目视动作分析
用目视观察的方法寻求改进动作的方法。一般是详细观察各个操作单元,按照动作经济性原则来进行分析、寻找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善,所以目视动作分析的实质就是动作经济性原则。由于操作简单易行,在生产实际中运用广泛。
(2)动素分析
人的动作千变万化,但是吉尔布雷斯夫妇总结发现任何动作都可以分解为17个基本动作要素(后增加至18个),简称为动素(Therblig)。对作业动作进行细微分析,删除不科学、低效的和无效动作浪费,研制出轻松、省时、有效的动作序列。动素分析通常通过摄影的方法对作业过程拍摄视频,每个动素逐一分析,影像分析的好处是可以反复观看。
动素分析法
吉尔布雷斯总结出来17个基本动作要素(后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增加至18个),这18种动素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1类:为完成动作所必需的动素。包括伸手、抓取、移物、装配、使用、拆卸和释放7个动素。这些都是完成作业所必须的动素。对这类动作的改善重点是取消不必要的动作,同时对工件的摆放、方向、距离、使用条件等进行研究改善。第1类动素又细分为核心动素(装配、使用、拆卸)和常用动素(伸手、抓取、移物、释放)两小类。
第2类:为第一类动素的辅助动素。包括寻找、发现、选择、预对/准备、定位、检验和计划7个动素。这些动素有延缓第一类动素的倾向,它们通常是必需的,但可通过改进工作地的布局来减少或消除。
第3类:与工作无关的动素。包括持住、休息,延迟和故延4个动素。这些动素与工作无关或无益,是动作分析改善的重点。通过使用简单的夹持工具,合理地工作地布局,调整动作的顺序,都可以消除或减少这些动素。
以下是18类动素的分类表格:
类别 | 序号 | 动素名称 | 代号 | 举例 拿起桌子上的铅 笔写字 |
第一类动素 | 1 | 伸手(Reach) | RE | 伸出手(伸向放铅笔的地方) |
2 | 抓取(Grasp) | G | 握住铅笔 | |
3 | 移物(Move) | M | 把铅笔拿过来 | |
4 | 拆卸(Disassemble) | DA | 摘掉笔帽 | |
5 | 使用(Use) | U | 写字(使用铅笔) | |
6 | 装配(Assemble) | A | 套上铅笔帽 | |
7 | 释放(Release Load) | RL | 放下铅笔 | |
第二类动素 | 8 | 寻找(Search) | SH | 找一个铅笔 |
9 | 发现(Find) | F | 看到铅笔 | |
10 | 选择(Select) | ST | 从数支铅笔中选出一支合适的 | |
11 | 计划/思考(Plan) | PN | 考虑写什么样的字 | |
12 | 检验(Inspect) | I | 查看一下字写得如何 | |
13 | 定位(Position) | P | 把笔尖放在特定的位置上 | |
14 | 预对/准备(Preposition) | PP | 调整握笔的姿势,以便容易书写 | |
第三类动素 | 15 | 持住(Hold) | H | 一直拿着铅笔 |
16 | 迟延(unavoidable-delay) | UD | 因停电而无法写字,手闲住等待 | |
17 | 故延(Avoidable Delay) | AD | 左顾右盼,没有写字 | |
18 | 休息(Rest) | RT | 为恢复疲劳而休息 |
将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分解后,对动素进行详细分析,反复提问5个为什么(5问法),对任何一个动作都要问能否删除,出现第三类动素应该尽量删除,同时尽量减少第二类动素,简化第一类动素。
版权声明:本文为优制咨询精益咨询师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